大腸鏡檢查紀要
常年受便秘之苦,在健保局台北市第二門診中心治療多年,服用四種藥物:
1.氧化鎂錠MAGNESIUM OXIDE TABLETS”KINGD
2.樂瑪可顆粒NORMACOL PLUS GRANULES
3.摩舒胃清膜衣錠5公絲MOPRIDE F.C TABLETS 5MG
4.散肚秘錠7.5公絲SENOKOT TABLETS 7.5MG
勉強維持每日可以排便,並不能正常的暢通,偶而大便會一些血絲。
四月廿四日門診時,我向姜醫師報告上情,姜醫師除了正常處方外,另開單叫我抽血檢驗是否有潛血現象?五月三日掛號看驗血檢查報告,認為有進一步深入檢查之必要,除立即做Chest PA 照X光外,建議我做大腸鏡檢查,乃轉診到靠我家最近的台北慈濟醫院請求代為檢查。
第二天五月四日上午,我到台北慈濟醫院辦理轉診,掛胃腸肝膽科林憲宏醫師門診,經參閱轉診報告及詢問病情與診療經過,決定由林醫師親自幫我檢查,簽發檢查處方,並聲明Klean-prep(刻見清)清腸劑三百元需自行負擔,先到服務台結帳,再到胃腸肝膽科檢查室登記,安排五月廿三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報到,安排第一位接受檢查,倍感幸運。
大腸鏡檢查的事前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原則上就是要徹底清腸,以免影響判讀。清腸的步驟各醫院作法不太一樣,三年前我曾在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自費體檢,服用清腸藥物好像是「FLEET PHOSPHO-SODA 45ml 佛利特 護舒達口服液」二瓶,飲用時每瓶加入大約240-360cc泠開水釋稀,檢查前一日下午六時開始於20分鐘內慢慢喝完,接著陸續補充飲水1,500cc以上,務求達到最佳清腸效果;約40-60分鐘開始大量瀉便,之後連續腹瀉5-6次。第二瓶在檢查日早晨六時前服用,接著在七時前陸續補充飲水300-500cc以上,就禁止飲食和喝水。檢查前一天三餐食用低渣飲食,下午五時須吃畢晚餐。對老人比較輕鬆。
這次慈濟醫院處方的清腸藥物是Klean-prep 59gm/pk(刻見清)粉末口服劑,檢查前一日下午七時開始服用。每包刻見清加泠開水泡製成一公升(1,000cc)溶液,攪拌至粉末完全溶解。每15-15分鐘喝完250毫升(250cc),須在二小時內將二包攪和的二公升(2,000cc)溶液慢慢喝完,檢查當天未禁止喝水。對老人比較辛苦。
檢查前一天三餐食用低渣飲食,下午五時須吃畢晚餐,7:00開始喝刻見清粉末口服劑泡的二公升(2,000cc)溶液,按上列規定時間二小時內慢慢喝完。約八點開始有便意跑廁所,排出一塊一塊穢物,接著約15-30鐘拉一次直到十一點才慢慢停住,拉出的穢物第三就差不多沒有了,只有黃色混濁的水,半夜也拉了二次接近淡黃色的污水而已,好像大腸已徹底清空。
五月廿三日上午由兒子陪同八時就台北慈濟醫院三樓胃腸肝膽科檢查室等候,八時三十分報到,安排第一位接受檢查,先換特製的手術褲,褲子後面開襠外罩一片布,行走時擋住臀部,檢查時掀開方便醫師操作大腸鏡插入。進入檢查室護士詢問幾句例行的話,在臀部注射一針適量局部麻醉劑,就左側身兩膝彎曲捲臥在床上,臀部緊靠床沿,心中一陣忐忑不安,好像待宰的羔羊。
林憲宏醫師首先和我打招呼,抹有潤滑劑的手掌輕拍臀部,安撫我的情緒叫我不要緊張,會有些痛不是很痛,忍耐一下就檢查完了。一面說一面手指就熟練的進入肛門塗抹潤滑劑,並迅速插入大腸鏡,從左面電腦螢幕很快看到檢查的畫面。大腸鏡的管子從肛門進入後,依序徐徐經過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等,中途護士幫忙壓我的腹部,並變換姿勢平躺右腳翹在左膝上更方便醫師操作,疼痛的指數不斷增加,時間好像過了很久很久。抵達盲腸時林醫師安慰我快了,不會痛了,原來他開始將管子慢慢向外拉,認真的檢查。
在將管子拉出肛門的過程中,林醫師透過管子上的鏡頭,可以觀察大腸內是否有潰瘍、發炎、息肉或腫瘤等,若有息肉可當下切除或切片,因此兼具治療功能。由於大腸全長約150~160公分長,又有彎曲構造,檢查過程中難免會疼痛不適,因此有充分時間可以在拉出大腸鏡時觀察整個大腸的黏膜,從盲腸將大腸鏡拉出致體外的時間大約6分鐘。林醫師告訴我一切OK!情況非常良好,沒有發現異狀,叫我放心。並立刻叫我兒子進來扶我起來,到隔壁電腦向我們父子介紹腸道壁因未完全清除乾淨,會粘著一點點食物纖維殘渣,已用鏡頭噴射去除,其他都很好,立即列印檢查報告,給我帶到健保局台北市第二門診中心交給原請求轉診醫師參考,繼續治療我的便秘,期望早日康復。
昨天等於餓了一天,又拉了一晚上,今天上午仍未進食,感覺虛弱,拿到檢查報告,由兒子陪同到醫院地下一樓餐廳,不敢多吃,只點了一些輕食讓肚子五分飽,恢復一些元氣。
附檢查報告圖片